1)第三百九十一章 原型炮总装!_我的科学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话音传出,两名学徒顿时陷入欣喜之中,正准备庆祝。

  就在这时,余华连忙快步上前,来到重型拉床前方,右手拿起工业级别的20倍放大镜和手电筒,半蹲身子看向105毫米火炮身管内壁,电筒打光,从炮口看向炮尾,只见十二条棱角分明的膛线进入瞳孔,似如万花筒般旋转,令人眼花缭乱。

  紧接着,余华用20倍放大镜仔细观察膛线细节,入眼之处没有任何一丝残血或者起皮的现象,内壁无比光滑。

  漂亮。

  余华内心给出赞叹,庄教授亲自操刀加工的膛线堪称完美,而且一次加工成型,其技艺之高超,与后世大名鼎鼎的八级工相比也不相上下。

  紧接着,余华拿起内径百分表,分别测量身管原件阳线和阴线,得到加工精度数据后,脑海高速运转,计算实际缠距和缠度是否吻合设计指标。

  严谨,认真,苛刻。

  这是余华一贯的行事风格。

  很快,余华通过已测量加工精度数据等信息,根据弹道学标准缠距公式,得出当前身管原件的实际缠距和缠度数据。

  「怎么样?」庄前鼎看着完成测量陷入思考的余华,内心毫无担忧,面含微笑,虽然他没有使用工具进行精确测量,但这并不影响最终结果。

  两名学徒目光紧紧凝视余华,屏住呼吸,等待结果,整个军工局上下谁都明白,任何一个项目唯有得到余华的点头,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这位年轻的最高科学小组副组长,在军工局内部体系有着近乎绝对的权威性。

  「实际缠距和缠度,阴阳线的加工精度误差,均达到设计要求,我们的确成功了。」余华缓缓吐出一口浊气,看向庄前鼎,面容略微严肃公布检验结果。

  话音郑重而肃穆,伴随着膛线加工检验结果诞生,一个历史画面悄然定格,中华第一门具有百分百知识产权的火炮就此诞生,这是属于中华自己的重炮!

  从现在起,根据地真正意义打通任督二脉,具备自主生产重型火炮的能力。

  听到余华这番话,两名学徒如释重负,顿时热泪盈眶,心中悬着的大石头落下地来,脸上浮现欣喜的笑容。

  「那就好,这段话我认为应该记录在案,1937年10月5日下午13:06分,在没有借助外国专家的帮助和技术支持下,我们造出了中华第一根105毫米23倍径火炮身管。」得到这个预料之中的答案,庄教授轻轻点头,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正声道。

  「我赞同。」余华闻言点头支持,随即将这段话记录在纸质文件上。

  庄教授双眼看向余华,眼眸明亮而有神,说道:「余华,火炮身管造出来了,接下来该你了,按原计划启动原型炮总装程序,别出岔子,你明白的。」

  「知道。」余华深吸一口气,朝着庄教授点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