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六十九章 碱性转炉!_我的科学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缺陷,托马斯碱性转炉简直堪称完美。

  “我赞同您的思路,开发新型转炉和耐火材料,耗费太多时间。”余华点头赞同,他本就有意选择第二个解决思路,用托马斯碱性转炉作为炼钢主体,待日后再开发新型转炉。

  要知道,历史上第一台2T级实验氧气顶吹转炉,便是基于托马斯转炉为基础开发演变而来。

  “好,那就这么定了。”庄前鼎得到余华的支持,脸上笑了笑。

  路线敲定,要做的就是拿出具体的转炉结构。

  这点,对庄前鼎来说没有任何问题。

  整个人取来一张崭新设计图纸,没有丝毫犹豫,右手执笔,轻车熟路绘制2T级托马斯转炉图纸。

  2T级托马斯转炉听起来很重,可按照钢铁密度换算为体积的话,只有立方米。

  考虑到留有20%的安全冗余体积,转炉熔池理论总体积为立方米左右。

  立方米是什么概念?

  一个小水池而已。

  凭借极其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水平,庄教授轻轻松松就拿出了整个碱性转炉的主体结构,熔池高59厘米,半径40厘米,炉衬采用碱性耐火材料,由高纯度白云砖构成,中间设有一层钢板隔离,第二层隔热层采用石英砂填充,最后再用一层钢板包裹形成炉壳。

  “炉体内部结构大致就是这样,你看看有没有问题。”过了十几分钟,庄教授完成转炉内部结构设计,丢下铅笔,端起放在一旁的水杯,朝着余华说道。

  话落,水杯凑到嘴边,抿了一口。

  这天气,着实炎热。

  “没问题,不会出现炉体熔融的情况,热效率为……”余华根据设计图纸上标注的参数进行模拟计算,十数秒后,给出工程热力计算数据。

  “好。”

  庄前鼎得到结果,点了点头,放下水杯,再次取出一张设计图纸,这次主要设计炉体外部结构,耳轴、托圈、轴承座和最重要的倾动装置。

  转炉坐落于轴承座之上,轴承座连接倾动装置,通过电机运转实现正反270°大角度倾斜,完成铁水注入和钢水倒出的动作。

  转炉之所以叫转炉,正是因为这个倾动装置。

  时间缓缓流逝,余华和庄教授两人高度默契配合,2T级转炉研发效率高的令人可怕。

  临近中午时分,机械工程实验室外,学校里也逐渐热闹起来,今天招考上午第一门考的是国文,前来参加考试的三千多名学生,正在清华园各处利用紧张而短暂的时间加紧复习,为下午的算学考试做着准备。

  按照去年294人的录取人数,前来考试的三千多人仅有十分之一能够留下。

  民国时期报考大学,是一个极其辛苦且困难的过程,由于熟悉的全国统一招生考试还没有出现,学生为了考上大学,必须先完成第一个举办招考的大学,待考试完成后,再马不停蹄赶往下一所大学。

  北平地区之中,清华最早,其次燕大和北大,接下来则是南开,北师大等等,最受学生欢迎的大学榜单就是1937年时间段的民国四大名校——清北复开,当然,超一线地位的国立中央大学不在其中。

  等到了明年西南联大建校,民国四大名校将变为国立中央大学,西南联大,国立浙大和国立武大。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