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11章 亡命徒纪纲_奋斗在洪武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孺无法保护他的周全,以孔家为首的山东大户,恶意中伤,荀顺庆遭到了诬陷,被锦衣卫擒拿回京。”

  “这恰恰说明,在朱允炆的治下,根本没有变法成功的可能!他所谓的变法,也不过是虚应故事!真正有心做事的英才,跟着朱允炆,只会明珠蒙尘,宝剑锈蚀,白白浪费了一条性命!”

  “正直之臣受到陷害,小人奸佞大行其道,世家豪商肆无忌惮,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这就是朱允炆治下的写照。面对黑白颠倒,是非不分的局面,王爷岂能袖手旁观?我靖难军将士,又岂能无动于衷!”

  柳淳第一次领教了道衍的鼓动本事,讲起话来,滔滔不绝,丝毫不比柳淳差。当然,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没有出众的忽悠本事,如何能说服朱棣,听从他的建议,起兵靖难。而且纵观整个靖难的过程,道衍都是积极的主战派。

  只不过由于柳淳的加入,让道衍失去了一些光芒。但金子总会发光,道衍的这番话,真的打动了朱棣,说服了诸将。

  就连那几位藩王,都跟着频频点头。

  尤其是宁王、齐王、代王三位,这仨家伙想起前些日子还打算投靠朱允炆,简直恨不得找个地缝儿钻进去。

  朱棣再不好,但他有胜利的希望,这就足够了,跟着朱允炆,完全是找死啊!

  “出兵!”

  以蓝玉为首的诸将,一起建议道。

  “出兵!”

  以茹瑺为首的文官,也跟着附和。

  “出兵!”

  齐王、蜀王、代王、宁王,所有的藩王,一起高声大喝。

  整个议事厅,全都是这两个字!

  靖难军上下,终于达成了一致。

  朱棣手按宝剑,凝视着远方,突然,他抽出宝剑,劈向眼前的桌案,顿时桌案分成两段!

  “出兵!此战不胜不归!不接受议和,不划疆自守!不除尽奸佞,绝不收兵!”朱棣扫视一眼,最后落到了柳淳身上。

  “柳淳,你看还有什么补充的没有?”

  柳淳的心情也十分激动,终于走到了这一步。毫无疑问,他们远没有准备好,但是柳淳坚信,此战必胜!

  “王爷,我等以堂堂之师,讨伐奸佞,是顺天应人之举,符合先帝祖训。臣以为应该先派遣使者,南下金陵,痛斥奸佞。”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

  舆论的重要,还在粮草之上。

  君不见陈琳的一篇讨贼檄文,能把曹丞相吓得浑身冒汗,骆宾王的一篇檄文,能把武媚娘都骂得服气,这就是本事。

  遗憾的是这两位貌似都输了,不过争取舆论的主动权,还是重中之重。而且柳淳这么安排,还有一层用意,现在靖难军一时掉不出那么多兵力,兖州的百姓危在旦夕。

  派遣一个使者过去,正好能恫吓南朝,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争取宝贵的时间。

  朱棣是深以为然,现在就剩下一个问题了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