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5章 死谏_奋斗在洪武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示警……想到这里,朱元璋怒火翻涌,奔腾不息。

  “哼!如此显而易见的事情,偏偏有人胡言乱语,小题大做,还要逼着朕下罪己诏,这是朕的过错吗?”

  老朱怒吼,刷拉,跪下了一大片,包括汪睿在内。他两腿颤抖,心里头泛苦水。

  这下子完蛋了,以老朱的脾气,很可能就一声令下,把他们推到外面,给砍了脑袋!

  汪睿抬头,扫了眼柳淳,恶狠狠咬牙!

  小兔崽子,老夫就算是变成了鬼,也不会放过你的。

  柳淳没心思管这帮人死活,他只想听听,老朱打算怎么办?

  “朕当年遍寻适合建造皇宫的地点,经过百般推算,最终挑了燕雀湖,朕不惜耗费人力,填平湖面,实指望能打造出万世基业。却没有料想,区区二十年的时间,皇宫地下泥浆泛起,地基下沉,偌大的皇宫,已经不再安全。尤其是皇宫北低南高,不利君父。朕决议迁都,尔等以为如何啊?”

  如果说之前的迁都,是老朱的愿望,经过这次的事情,已经是板上钉钉,不容置喙。

  朱元璋的道理很有说服力,天子在北,百官在南,天子接受百官朝贺,理所当然。可若是北边地基塌陷,变得北低南高,岂不是臣子比君父还高?

  这样会极大地破坏风水局,对君父不利。

  有人或许要问,有没有补救的办法,或者把皇城迁到金陵的另外方位……以目前的工程手段,柳淳是很不乐观的。

  在松软的土地上施工,需要在下面打入一个混凝土的底座,托住上面的建筑,才能万无一失。

  显然,这不是大明朝能做出来的超级工程。

  向别处搬迁,那难度就更大了。

  这些年,金陵的土地都被占用了,城里城外,到处都是人。

  皇宫可不是三间房那么大的地方。里面包括二十四衙门,还有那么多的太监宫女,至少要征用五分之一的金陵,做不到就是做不到,还不如干脆换个新的都城,一切重头开始呢!

  所以这次的变故,更加坚定了老朱迁都的心思。

  “既然你们没有意见,那朕就说说。有人提议迁都北平,这是朕最不喜欢的方案。北平乃是故元都城,朕恢复华夏衣冠,尤其是继续在前朝故都当皇帝?所以朕的意思,是从汉唐的都城当中,选择一处,作为大明的都城,你们都说说吧。”

  老朱等于提前告诉柳淳,你小子别多嘴了,朕不听!

  柳淳只能低头不语。

  在场不乏反对迁都的大臣,有人就想挺身而出,跟皇帝据理力争。

  没错,大明朝有骨头的臣子,还是有的。

  这些人集中在都察院和通政司,可当他们要站出来的时候,却发现地上还跪着一帮呢!

  朱元璋也够坏的,他故意没处罚汪睿等人,把他们放在这里,当成吓唬猴的鸡。

  敢拦着朕迁都,朕就大开杀戒,让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