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出游_我的1979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相熟络了起来,几杯酒下肚子,都开始胡说乱侃。

  陈硕说,“还是你们文科的好,兄弟多,这姐妹也多,而且你们大课都是专题课,不分年级,不分专业,什么鲁迅研究,诗词研究的,一个大课就是几百号人,颇为羡慕啊。”

  扎海生年龄浅了,听不出话音,说,“我和李科就是大课认识的。我好多朋友都是大课认识的。”

  李科说,“关键时刻,想打乒乓球,可找不到人做对手。女同志的兴趣跟我们可是不一样。李和同学,听说你是淮河边上。”

  李和点了点头说,“是,土生土长的,没掺假”。

  “我家在省城,我以前插队的时候就在你们那边,认识也是缘分,聚在一起更不容易,来,我们几个一起干一杯。”

  毕竟是年轻人,趁着酒兴都越发聊得开了,就连赵永奇这样的安稳人,都说话大舌头了,“马上就快毕业了,想想时间未免太快了,自己在变化,社会在变化,好像都是不知不觉啊。”

  李科说,“可不是,我刚来那会,不要说汽车,就是自行车还是稀罕,可是你看这两年满大街的自行车,那种一脚踹,大街上都是时不时的跑来跑去”。一脚踹指的是用脚启动的摩托车。

  李和发现赵永奇和李科倒是挺聊得来,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每人喝了至少半斤白酒,这顿饭直到十点钟左右才算结束,最后各自回宿舍。

  李和只是随意洗了一把脸,冲了下脚,拖着发软的身子,直接上床躺着了。

  早上六点钟的时候,赵永奇起的早,就把宿舍的人拍醒了。

  各自洗漱完后,把军用水壶灌满水背在身上,又去食堂吃了点东西,顺手拿了两个包子,中午没地吃饭,可以顶饿。

  在校门口又遇见了几个同学,一起挤上了公交,香山位于西郊,并不需要转车,可以直到。

  到了香山北门,王慧又一个个点名,等人来起以后,大队伍就开始朝山上去,十月的红叶只红了一半,但是依然美得醉人。

  因为假期,游人也有不少,但是远远没有后来人比红叶多的状况,山上的索道正在建设,是没有护栏的座椅单循环索道。

  香山自元朝开始就是名胜,从民国开始直到建国后,香山是各家医院、疗养院、干休所、宾馆饭店的必争之地。

  冰心在这里养过病,顾颉刚在这里养过老。

  自从曹雪芹进了香山,孙总理进了碧云寺,太祖进了双清别墅,香山名气是越来越大。

  许多文人喜欢到这里来写作,许多书籍作者序言落款都是香山。

  其实落款那里的都有,比如某年某月某日『于未名湖畔』、『于北戴河』就很常见。

  有时不管是不是这里写的,总要落个款,显得有逼格,总不能写“于三里屯优衣库”吧。

  沿着小路,继续往山上走。虽然还没到观赏红叶的最佳时候,但是还可以看见星星点点的红色。

  这次出游不止物理学的同学三十多人,居然还有外系的女生,颜色都很正,不少男生都有了表现欲,要比赛爬最高峰鬼见愁。

  相比峨眉,华山,泰山,还有许多野山,香山鬼见愁就只是小儿科了,其实上山不难。

  李和不愿意凑这个热闹,行到半道,就找了个观景好位置,一屁股坐了下去。

  王慧也过来凑到跟前,把李和的水壶拿了过来,灌了几口水,“妈呀,累死个人”。

  “现在别叫苦,等会下了山才叫酸爽。”有一截坡道,上来容易,下去就比较难了。

  “你说着索道什么时候修好,听说人可以直接坐在上面?等修好了,我要第一个来坐”。

  李和看着远处一群叽叽喳喳的女生,好奇的问,”那群女孩子,我怎么没见过。“

  ”怎么有想法?情窦初开,没事,姐给你做媒人。“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