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五十三章 没有谈下去的意义_大国重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位所在公司的合作态度是真诚的,我们需要得到你们的帮助。”

  “这也是我们所希望的。”麦克斯温赶紧附和道。

  冯啸辰继续说:“既然我们双方对于各自的情况都非常了解,那么在合作的过程中,就应当多一些真诚,少一些隐瞒。我方制造的压缩机虽然与贵方还存在着一些差距,但对于压缩机的制造成本,我们并非一无所知。我们尊重各位的利润诉求,但我们希望你们把利润水平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而不是如现在这样,提出一个完全不合理的价格,这不是一种合作的态度。”

  “冯先生,我想你对于我们的成本构成可能存在一些误解。一种产品的成本不能简单地以其制造成本来计算,而是要考虑到它的研发成本,还有制造过程中所发生的管理成本。我们正是在精确计算了各种成本之后,才以一个合理的利润水平向贵国政府提出了报价。……嗯,好吧,事实上这个价格也还是有一定商量余地的,我们刚才已经同意把报价在原有的水平上下调35%,这已经是我们能够做出的最大限度的让步了。”施莱尔说。

  “真的是最大限度让步吗?”冯啸辰盯着他的眼睛问道。

  施莱尔有些窘,他躲闪着冯啸辰的逼视,讷讷地说:“或许,还可以有5%左右的余地吧,但这样我们真的就没有利润了。”

  “你们的研发成本在报价中占了多大比例?”冯啸辰问。

  “这个……恕我们不方便透露。”

  “那管理成本呢?”

  “……”

  “销售成本呢?”

  “……”

  “还有什么需要计算进去的成本吗?”

  “……”

  冯啸辰咄咄逼人,艾伯特等人哑口无言。所谓研发成本和管理成本分摊的问题,从理论上说是合理的,但经不起推敲。实在是他们前期报出来的价格与实际成本差别太大了,大到让他们难以自圆其说。

  如果中方自己不会制造压缩机,那么冯啸辰这些问题就显得很可笑了,人家怎么回答你都找不出破绽。人家说加工一根轴需要100万,你能反驳吗?人家说设计一个阀门需要五年时间,花费过亿,你不服?中国以往从国外进口的设备,让人家赚到几倍甚至十几倍利润的情况并不罕见,说到底就是因为你不会,人家说啥都是对的。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中国人自己也会造压缩机,性能和三家跨国公司的压缩机差不多,人家知道加工一根轴只需要5000块钱,你开价1万,人家或许能够接受,你开价100万,人家还能不跟你急眼?

  “根据我们的成本核算,一套20兆瓦长距离天然气压缩机组,制造成本不超过1500万美元,这还是单件生产的成本,如果转为批量生产,成本会更低。就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