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二十章 先担心产能_大国重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些商情有的是每月一期,有的是半月一期,公司赚钱简直比抢钱还快。当初提携过包成明的姚伟强虽然已经是国内名至实归的轴承大王,论起赚钱的速度都还得叹息自愧不如。

  在搜集各企业产品信息以编制商情的过程中,包成明还让业务员们深入地了解各家企业的内部经营情况,甚至是各企业的内部八卦。这些信息被送到位于浦江的辰宇信息公司总部,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形成了一个非常庞大的商业情报数据库。辰宇信息公司在这个数据库的基础上开发出了新的业务,那就是为大客户提供情报支持,以指导它们在各地开展商业投资、合作等业务。

  这一次,冯啸辰找到包成明,提出希望由辰宇信息公司出资支持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前往慕尼黑参加工程机械展。作为一家企业,辰宇信息公司当然不可能是无偿地去做这件事,于是便有了前面所提到的分成协议,即所有接受辰宇信息公司资助前往慕尼黑参展的企业,在展会中所达成的销售,需要将销售额的百分之一作为平台使用费支付给辰宇公司。

  这就是一场赌博了。如果中国企业在慕尼黑有所斩获,那么辰宇公司就能够收回投资,甚至有可能盈利。但如果中国企业铩羽而归,辰宇公司投入的资金就算是打了水漂了。

  “如果亏本了,这笔钱从我的分红里扣。”

  这是冯啸辰与包成明商量此事时做出的承诺。

  包成明大摇其头:“冯总,你也太小瞧我老包的能耐了,有我出马,怎么可能不开张呢?我算过了,这次到慕尼黑去,最悲观的结果是不赔不赚,算是打了个广告。稍微乐观一点,我起码能赚回100万。”

  “承你的吉言。你如果能赚回100万,那就意味着我们这一趟起码要有2亿美元的收获,那可就算是开门红了。”冯啸辰笑呵呵地应道。

  带几十家企业出去,一次展会实现2亿美元的销售额,如果放到21世纪,那就算是很失败了。但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能够有这样大的收获,绝对是放了一颗卫星了。冯啸辰对于这次展会也有一些期望,只是没到展会现场,他还不能确信,毕竟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到全球性的展会上去做生意还是比较陌生的事情。

  冯啸辰也是做好了两手准备。能够做成业务自然是最好的,辰宇公司能够收回投资,各家参展企业能够带回订单,自己在装备公司的“三把火”也就算是烧起来了。万一情况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乐观,国外客商不接受中国的产品,那么自己就算是自掏腰包刷政绩了。当初自己搞出这么属于自己的产业,不也就是为了做这些事情的吗?

  听说装备工业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