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百零六章 糖衣炮弹_大国重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站好最后一班岗。在冯啸辰离职后,振兴工作小组还会留在榆北再工作一两年时间,直到榆北的情况全面好转。

  “我感觉,问题出在转子的铸造工艺上!”

  “转子的铸造是按照设计规范完成的,安装之前也进行过探伤检测,并没有问题。”

  “但转子的确损坏了,这怎么解释呢?”

  “我倒是觉得,这和机组的工作状态有关,我发现机组长期在阻塞区工作,这对转子会带来严重的损伤。”

  “不应该啊,机组怎么会长期在阻塞区工作呢?”

  “会不会是流量计算程序上的差错?”

  “这套程序是从国外引进的,不至于有错吧?”

  “为什么不可能是机组安装的问题呢?我们没有进行过喘振线等测试,如果这方面有问题,就会影响到流量计算。”

  “对啊,这的确是一种可能性……”

  榆北重机的总装车间里,一群工程师正在你一言我一语地分析着一台用于测试的压缩机。这是榆重用几个月时间生产出来的第一台样机,已经在实验台上进行了几百小时的测试,并发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找出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思路,以便为下一步的设计提供依据。

  项目总设计师江燕站在人群中央,手里抱着一个笔记本,一边快速地记录着大家的意见,一边发扬舌战群儒的精神,与大家进行着辩论。几个月来,她几乎连做梦都在琢磨着压缩机的事情,这台压缩机的每一个细节都在她的脑子里装着,但凡有人提出一个问题,她就能够马上抓住问题的关键。

  “这丫头真有股子拼命三郎的劲头,是个干事情的人。”

  在车间一侧的一个小平台上,冯啸辰与一位60出头的老者正在俯瞰着这个场景,那老者带着满脸的欣赏之色,对冯啸辰点评着江燕。

  这位老人名叫张鲁彬,曾是原P15大飞机项目的副总设计师。80年代初,P15大飞机项目下马,张鲁彬一时没了去处,结果经孟凡泽介绍,找到了冯啸辰的头上。冯啸辰提出了一个建立国家工业实验室的方案,得到了中央领导的赞同。

  张鲁彬和他的团队都被安排在国家工业实验室继续从事科研活动,这个实验室还吸收了其他领域的一些专家,专门从事那些短期内看不到成效的研究项目,这些人还被冯啸辰起了一个非常炫酷的名字,叫作“面壁者”。

  这一次,榆北重机要搞长管线压缩机的研究,潘才山托冯啸辰到京城去请一些专家来帮忙。冯啸辰除了到化工设计院、华青大学等地方找到一些专家之外,还来到国家工业实验室,把张鲁彬等一干“面壁者”也请到了榆北。

  张鲁彬是搞飞机出身,他的专业是航空发动机,与压缩机上用于提供驱动力的燃气轮机有很深的渊源。而其他一些专家则已经潜心研究了十几年压缩机理论,他们的一些思路甚至超过了国外同行。

  这些人来到榆重后,江燕的团队可谓是如虎添翼。“面壁者”们面壁十年的成果在这时候得到了体现,许多困难到了他们手上都能够轻松地迎刃而解。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