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九十三章 培养能当师傅的工人_大国重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培训技师。

  冯啸辰的任务,就是跟着薛暮苍跑腿,落实校址、师资、设备、经费等问题。在这方面,薛暮苍有一定的能力,冯啸辰的长处则在于擅长独辟蹊径,能够解决一些常人解决不了的问题。

  薛暮苍以重装办的名义联系了十几家单位,结果找到了这样一处厂房。这里原来是一家机械厂,隶属于京城的某个工业局。这两年国家调整经济结构,关停并转了一批企业,这家企业也在关停之列,而其厂房就闲置下来了。工业局对于这处厂房的处置也正在头疼,听说重装办要借用,工业局的领导只觉得是瞌睡碰上了枕头,求之不得,一分钱都没要,就把厂房交给了薛暮苍,声称任其使用。

  厂区的面积不大,也就是150亩左右,有四座厂房,还有办公楼、宿舍等建筑。厂区的绿化不错,时值秋天,金黄的银杏叶落了一地,看上去缤纷一片,很有些诗意的感觉。这样一片厂区,如果放到后世,稍稍包装一下就能够改成一个什么创意园区,吸引到一批艺术家入住。不过,现在还不是那种艺术家泛滥的年代,没人会对这种旧厂房感兴趣的。

  校址落实了,接下来就是经费。冯啸辰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给冷水铁矿的矿长潘才山打了个电话,说了一下重装办要建技工师范学校的事情。潘才山听出了冯啸辰的弦外之音,非常爽快地答应赞助2万块钱,作为学校的启动经费。

  这钱其实是从冷水矿的石材厂拿出来的。石材厂能够成立,又能够把石材出口到德国,全是倚仗着冯啸辰的帮忙。后来,石材厂遇到用电危机,又是冯啸辰到平河电厂去帮忙弄到了用电指标,才使石材厂没有面临停工的厄运。从这个角度来说,潘才山拿出2万块钱来支持冯啸辰的事情,丝毫也不算过分。

  潘才山如果是把这些钱送给冯啸辰本人,那麻烦就大了,从企业收受2万块钱足够让冯啸辰把牢底坐穿。但这些钱用于赞助重装办,就没有任何问题,经得起一切审查。

  “2万块钱,够应付一阵子了。”

  薛暮苍听说冷水矿的钱到账之后,喜滋滋地对冯啸辰说道。

  冯啸辰却没有薛暮苍那样乐观,他掰着手指头给薛暮苍算道:“咱们如果招500个学生,一个学生平均只能摊到40块钱的经费,这些钱别说雇老师,就是日常的实践操作都不够。像这样的技工师范学校,应当是由国家财政来支持的,一年没个几百万的经费,根本做不出什么效果。”

  “小冯,你太理想化了。”薛暮苍以他的老资格对冯啸辰教育道,“办这所技术师范学校,是咱们重装办自己生出来的事情。如果要申请国家财政的经费,那就要层层报批,最终肯定还批不下来。劳动总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