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6章 选媳妇_我的姑父叫朱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成圣。

  他索性就跟黄观一起讨论学问……这俩人凑在一起,还真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首先说,黄观的学问比起解缙还要强很多。而且黄观干了两年苦役,大起大落之下,对人生有着不同寻常的体悟,包括百姓的民生经济,也都认识深刻。

  相比之下,解缙最大的挫折,就是徐景昌给他的园艺假,自然没法和黄观比。

  因此徐景昌和黄观格外聊得来,渐渐的,两个人也就肆无忌惮了。

  “靖难之所以成功,或许还要感激儒士的心态。他们并不在乎谁坐龙椅,不能真正和国家生死与共。”黄观沉声说道。

  徐景昌笑道:“这其实很危险,如果再往前一步,哪怕是外敌入寇,也可以视而不见,这就是大明最大的危机,陛下也不愿意看到这一步。所以我们现在的修正,是恰如其分的。”

  黄观笑道:“儒家讲究家国天下,由家而国,由国而天下,君父就是天下之主……前面涉及安南的争论,也就是根据伦常,上国应该主持公道,维护秩序。”

  徐景昌点头,“但是我们新的立论根基……应该是华夷之辩。”

  “华夷之辩?”

  “对,由华夷之辩开始,强调人!由人组成国,有国才有家!”

  黄观一听这个说法,当真是耳目一新,连忙询问,徐景昌笑着解释,这套观点的核心就是先区分出你我,也就是华夷之辩……在中原这块,就是华夏,外面是蛮夷。

  这也是儒家的主张,算不得新奇。

  但是接下来就厉害了,徐景昌认为是身在中原的华夏子民组成了中原上国。

  先有的是国。

  而华夏子民又受这个国家的庇护,所谓家族,也在国家之下。

  从家国天下,变成了国家天下。

  顺序一变,意义陡然不同。

  黄观着实感叹徐景昌的敏锐,又不由得问道:“那天子呢?伱打算将君父置于何地?”

  “太祖皇帝起兵抗元,恢复中华。是建立新华夏,是一国之主,是天下的象征,是九五至尊,恢复华夏大统的至圣!其后天子,尊奉太祖皇帝之法治国,也是华夏万千百姓心之所系,是我们这个国家团结一致的象征。”

  面对这一套说法,黄观颇为感兴趣,这样一来,强调皇帝是一国象征,取代一家之主的地位……后面能做的文章太多了。

  就拿削藩来说,朱允炆费了老大的力气,不但没有成功,还把江山搭进去了。

  但是换上了徐景昌的这套说法,天子把国放在家的前面,为了国家好,不得已委屈自家人,削藩为民……这就顺理成章多了。

  所以说不管干什么事情,都要名正言顺,占据大义名分。

  虽然不敢说这样就能成功,至少翻车的可能小了不少。

  “定国公,你是最近悟出来这些,还是早早就知道的?”

  徐景昌笑了,“六年前我才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