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9章 第 119 章_反派娶了男主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直监考到日落,而云郸显然就是后者。

  这殿试才是科举的最后一关,又分三甲。

  一甲者是让人如雷贯耳的状元、榜眼、探花,又称进士及第,乃是日翰林的充分条件。

  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则就仅仅是个同进士了,日后入了官场,身份就要差上一筹。

  殿试仅考一题,便是策问,考究的乃是学子治国执政之能。

  根据晏国本朝的规定,这题需得写上至少两千字方才合格,且需得言之有理,万不能犯忌讳。

  陆知杭摊开朱红桌案上的卷子,但见本次殿试上的卷子写道:问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

  在看到这道题目的瞬间,陆知杭抿了抿嘴角,并不如其他人赶忙在稿纸上写下初稿,而是开始思量起了如何才能得皇帝的心。

  他若有心争一争这三元及第

  的名头,日后入翰林院,最主要的就是能讨云郸的喜,毕竟殿试三甲是谁,还是皇帝说了算。

  而入翰林院,就是通往权力中枢的第一步,重要性不言而喻。

  “云郸其人,并非明君,要如何写才能在三百余学子中,脱颖而出呢?”陆知杭审视题目,蹙眉思索。

  首先写得要言之有物,辞藻华丽这是必须的,否则阅卷官那一步他就过不了。

  其他贡生看到这题,又何尝不明白拍皇帝的马屁呢?

  可这拍马屁也是分水平的,拍得让人心悦诚服,赞不绝口挑不出毛病来才是至高境界。

  你若非要夸云郸功绩堪比始皇,那岂不是叫人笑话?

  皇帝喜欢人夸赞,尤其是到了垂垂老矣到了暮年的皇帝,但睁着眼睛说瞎话就行不通了,这太过刻意的反倒惹人不喜。

  最好的法子,当然是结合当朝圣上生平时事,再写些明志不得罪人的治国理念,又要让人耳目一新。

  陆知杭足足在那坐着想了半个时辰,看得云郸都不耐其凡,早早退下了,只剩下监考的官员古怪地打量着他,似是要看出会元究竟要玩什么把戏般。

  陆知杭面对数道目光,仍继续气定神闲地想着,半响才提笔在稿纸上把第一版的文章写在上面,乌黑端正的馆阁体一笔一划,跃然纸上,光是这书法就让人眼前一亮。

  写完第一版,陆知杭又仔细品读一番,修修改改好几处,势要让这通篇文章读起来辞采声韵铿锵有力,炳炳烺烺。

  修完第一版,再一打眼敲过去,仍觉得有几个地方写得不够顺畅,把字词又改了一些,就这样精益求精地不断改进,直到未时正刻,陆知杭才写出一版极为满意的文章来。

  见这文章写得行云流水,论述精道,陆知杭才停笔。

  确定无误,陆知杭便把稿纸挪了挪位,右手持着毛笔就往黄纸上落去,因是卷子,他一撇一捺都写得极为谨慎认真,方正隽秀的馆阁体写在纸上。

  某种程度上来说,有时候书法比之内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